logo标志
 
会员名: 密 码: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平民易经》
平民翻译的易经
平民看得懂的易经
平民用得上的易经
交流信箱:pmyj646688@126.com

平民佛经

修行人如何才易脱凡入圣?

2025/5/30 11:26:16

信息内容

修行人如何才易脱凡入圣不堕恶道不成魔子

 

《大涅盘经》 第17卷梵行品  原经文  摘录

佛言:善男子,一切世间不知不见不觉佛性;若有知见觉佛性者,不名世间,名为菩萨。若男、若女、若沙门、若婆罗门,说言无道、菩提、涅盘,当知是辈名一阐提,魔之眷属,名为谤法。如是谤法,名谤诸佛。

释注

此处“道、菩提、涅盘”与佛性皆是名异而义同之辞。一阐提:是诸善不作,诸恶皆作,不信佛语,诽谤大乘正法,毁坏大乘正法,最恶之人,死后多入地狱。

佛在此处再言知见明悟佛性之理有多重要,佛言:若有知见觉佛性者,即名为菩萨,不再名为世间凡夫,从此脱凡入圣,不堕三恶道、不堕魔道;若有不知见觉佛性者,名为世间凡夫。

若有不知见觉佛性者,又经常说言无佛性者,当知是辈名一阐提,是魔之眷属,亦名谤法,亦名诽谤诸佛。所以不知见觉佛性者,千万不要再去妄说“无道、无菩提、无涅盘、无佛性”,去谤佛谤法,去做极恶之人去做魔子,否则其罪其苦报都将很大甚大。

所谓知见觉佛性,有两层义。一是通过修行圣道已断除贪嗔痴慢妒等诸烦恼恶业恶习,已开清净天眼法性眼亲眼见知明了佛性的体相及诸性理,名为知见觉佛性,此见属于亲眼见性质,亦相当于前边佛所说的了了见与眼见;二是虽未断除贪嗔痴慢妒等诸烦恼,未开清净天眼法性眼,但通过听闻看阅有关大乘经典,已做到知晓明悟何为佛性及一切众生身中皆有与佛无二的无相常住佛性之理,此亦名为知见觉佛性,但此见属于智慧见性质,亦相当于前边佛所说的相貌见与闻见。

以上两点,修行人只要能做到其中一点,即是已知见觉佛性者,即名为菩萨,不再名为世间凡夫,即已脱凡入圣。修行人欲做到第一种亲眼见很难,而欲做到第二种智慧见则比较容易得多,这是因为亲眼见要断除贪嗔痴慢妒等诸烦恼恶业恶习,而智慧见只要能认真听闻看阅思维此大涅盘经即可做到,所以通常情况下一般修行人绝大多数人只能做到第二种知见觉佛性,即智慧见佛性,若能做到此点,一样可以脱凡入圣,因此为了利众又利己,我们应精进修学此大涅盘微妙经典。

 

朱礼军  20250530  于江苏灌南  释注


[←]学佛之人如何正确认识佛性? [→]修一部胜修三藏十二部的经是哪一部经?
版权所有:朱礼军 网站备案号:苏ICP备11086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