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标志
 
会员名: 密 码: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平民易经》
平民翻译的易经
平民看得懂的易经
平民用得上的易经
交流信箱:pmyj646688@126.com

平民佛经

修一部胜修三藏十二部的经是哪一部经?

2025/6/1 18:28:54

信息内容

佛言:受持三藏十二部其他所有经典

不及受持《大涅盘经》一部

《大涅盘经》第18卷梵行品  原经文  摘录

佛言:善男子,若我弟子谓言受持读诵书写演说十二部经,及以受持读诵书写敷演解说《大涅盘经》等无差别者,是义不然。何以故?善男子,大涅盘者即是一切诸佛世尊甚深秘藏,以是诸佛甚深秘藏是则为胜。善男子,以是义故,《大涅盘经》甚奇甚特不可思议

释注

佛经三藏十二部那么多,普通人没有那么多时间精力去全修, 千余年来很多佛弟子都在发问有关法师,问佛经那么多是否有一部经能代表整个佛经,仅修某一部经即能代表修行全部佛经,千余年来很少有人敢回答或很少有人能回答清楚的,今天我们终于在佛住世说法四十余年的最后所说《大涅盘经》原典中,找到了确凿而又清楚明了的证据,佛亲口于此经中言:“若我弟子谓言受持读诵书写演说十二部经,及以受持读诵书写敷演解说《大涅盘经》等无差别者,是义不然,何以故?大涅盘者即是一切诸佛世尊甚深秘藏,以是诸佛甚深秘藏是则为胜”。简言之,即是佛说,受持三藏十二部其他所有经典,不及受持此《大涅盘经》一部。有佛所说为据,从此以后仅想修某一部佛经,即能代表修行全部佛经的佛弟子们,可以放心大胆勇猛地去精进修行此《大涅盘经》。

佛为何如此宣说一修能胜万修,佛说这是因为此经典中宣说了一切诸佛世尊的诸多甚深秘藏,这些诸多甚深秘藏是其他经中极少有宣说的甚深秘密微妙法义。那么这些甚深秘密微妙法义经中究竟说了哪些?下边我来略举几条如下给您看看如何,以供同修们参学。

1 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佛经的最核心第一核心无上核心内容,就是一切众生皆有佛性;

2 何为佛性?(注:所谓佛性,是指一切有情身中的一种特殊之“物”,其体相,是以无相为相,非万有之相亦非虚空之相,其性用,是本具无量智慧神通功德能生能灭一切法,其体相与性用皆是无始无终无生无灭常住不变不坏不失的、圣凡无二在圣修而不增在凡不修也不减等等。此理内容较多,此处不多赘言,具体内容请上“僧伽吒经三根普惠共修平台”的微信公众号上查看,或上平民易经网站上查看

3 众生一旦明信自己身中自有佛性者,即不必再去远求三归依,即是自归依自性三宝者,即得究竟真归依处;

4 诸佛常住、无有一佛是毕竟入于涅盘的,诸佛涅盘仅是用神通力作假示现而已;

5 佛法僧三宝亦常住;

6 佛性与三宝无异亦是常住、自心佛性本具三宝;

7 极恶之人只要能知信自己身中自有佛性,即不再会堕入三恶道;

8 若有人能于佛性知见觉者,是人不再名为世间凡夫,而名为菩萨,即转凡入圣;

9 佛性,名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性才是真佛真如来、一切众生皆是佛;

10 佛性非可见非不可见,凡夫不修圣道不断贪嗔痴慢妒等诸烦恼恶业恶习则不可见,菩萨修诸圣道断诸烦恼自可得见;

11 见佛性,有闻见与眼见之别。闻见是指闻佛所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而信自己身中也有佛性;眼见佛性非是肉眼见,而是法眼见清净天眼见;

12 一切业无有定业定果、智者能令重业转为轻受或无受,愚者会令轻业转为重受;

13 有为法无为法包括佛性等一切法皆不可得;

14 一切有为法非有非无、佛性亦是非有非无、皆是中道义;

15 修行人虽有犯戒若不住着,不名为犯;

16 听闻大涅盘经者,若尚未发大菩提心,是经能作梦中佛事,而令是人做恶梦醒后发起大菩提心;

17 一发大菩提心,即无究竟退失;

18 一发大菩提心,其功德即直超三界一切众生及一切二乘人所有功德,即得诸佛之所护念;

19 佛言:修大乘者无有魔障,为修二乘者说有魔障;

20 若有人知信诸佛常住,终不毕竟入于涅盘者,是人随所住处,即有佛常住是中;

21 护法者不用持戒,为护正法可以毁戒,护法者可持刀剑惩治毁坏正法者;

22 为建正法,菩萨可以外现随顺众生部分恶行,而心无着无染;

23 为建正法,菩萨虽未证得某种果位,而可对众宣说自己已证某种果位;

24 不离法会,只要闻法者能当下转变内心知见与愿心,把自己原有的知见与愿心转为佛的知见与愿心,汝就可获得大成就,乃至由凡夫地直升至十地大菩萨位;

25 一切法不异佛性,佛性不异一切法,一切法与佛性不可分离不可分别;

26 诸佛菩萨一切悉知见觉,但不自言我有知见觉;

27 佛说法四十余年,最后却说佛不转法轮,其原因是一切因缘所生法,皆无自性无主宰性,佛说法转法轮,亦是众因缘所生法,所以佛亦不能独自说法转法轮;

28 一切世谛若于如来来讲即是第一义谛,因为如来所说一切法皆是为了将众生导引入第一义谛;

29 世谤即是第一义谛,世谛与第一义谛无二,因为第义谛与世谛皆是究竟第一义谛佛性所生所现所变之法,世间法出世间法修与不修,皆不能令究竟第一义谛佛性的体相与性用智慧神通功德有所增减坏失损益,所以两者本质无二;

30 二乘人所得菩提非真菩提仍是无常

31 众生若能晓了己身本有恒常佛性者,是人住世,虽有烦恼,如无烦恼,即能利益一切人天

32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是经名生四趣者,无有是处;若有得闻《大涅盘经》是经名字,所得功德非诸声闻、辟支佛等所能宣说,唯佛能知;

33 佛言“已经无量世亲近供养过无量诸佛深种善根者,方得闻是经名”。由此来看,凡是能听闻到此大涅盘经者,皆早已是善男子、善女人,所以我们听闻到看阅到此大涅盘经者皆是善男子、善女人,皆不可能再堕入到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等四恶趣中;

34 修行此大涅盘经者,若梦见日月、大山大海、圣王莲花、白象白马等诸多梦境,可知晓佛已接受了你的供养,从此所须之物不缺;

35 方便说,众生佛性与诸贤圣佛性的区别是,众生佛性如初生之牛乳血未别,声闻佛性如乳,缘觉佛性如酪,菩萨佛性如生熟稣,佛之佛性如醍醐,即众生的佛性尚未得到净化,贤圣们的佛性已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净化。方便说,众生佛性与诸贤圣佛性的区别,亦如大家各有一部同质同量的宝琴能弹出或劣或妙无量音,贤圣们已不同程度地掌握了会弹此琴的好方法,弹出的多是些妙音,而凡夫众生尚未掌握弹凑此琴的好方法,弹出的多是些劣音,即众生的佛性尚未能展示出大用,而贤圣们的佛性已能展示出一些较大之用;

36 众生与佛的区别是,众生如巨大的金矿山,佛如已去矿碴的无量纯金,金喻佛性,碴喻贪嗔痴慢妒等诸烦恼;

37  释迦牟尼佛住世期间,一切所行皆为示现非是真实,本尊久远劫前即已成佛,此次2500年前在印度成佛非是首次,菩萨一旦成佛无有苦报无有能伤害者,报身即是清净法身的化身,即是金刚身变化身,即是无需饮食之身非四大所成之身,即是具足常乐我净之身;提婆达多所行,出佛身血破和合僧堕地狱亦非真实,其内情唯佛能知;

38 修空定空三昧成就者,于十法界一无所见,唯见清净光明之相,佛修过空定,是故佛在释迦族诸多亲族被灭杀时无有忧悲,反而容颜怡悦;

39 菩萨摩诃萨云何名为善能观空善能修空,得住虚空等地不退转地?

菩萨摩诃萨云何名为善能观空?萨菩知晓一切有生有灭无常的有为法其实相是空,一切无生无灭常住的无为法真如法性佛性其实相也是空,但是有为法之空不同于无为法真如法性佛性之空,有为法之空不能生诸妙幻有,无为法真如法性佛性之空能生诸妙幻有,若能如是知者,是名菩萨摩诃萨善能观空;

菩萨摩诃萨云何名为善能修空?菩萨在知晓一切法皆空悉不可得之理后,而于顺好可爱五阴之色等一切法不生贪恋喜着,于逆坏不可爱五阴之色等一切法不生嗔恚厌弃,同时还能以与一切法皆空之理及真如法性佛性之理的相应之心、以无所住无所执、无所得无他愿求、平等无分别心、无所限心、去不舍大悲愿行常住世间普度一切众生皆成佛道,若能如是行者,是名菩萨摩诃萨善能修空。

菩萨若能如是善能观空知空,又能善于修空行空者,即能处一切法中而无有滞碍、无有系缚、无有拘执,心无迷闷,是名菩萨善能观空善能修空,即已得住虚空等地,即已得住不退转地。

40 若有菩萨闻是经者,终不退失菩提之心而为声闻、辟支佛也。

41 佛法修行以大慈悲为根本,它能出生一切善根。

42 凡夫误认五阴色身为我为常为乐为净,不知五阴色身是无我无常无乐无净,亦不知自身中有常乐我净的无相佛性,于五阴身贪着爱恋不知不见佛性,为此五阴身及其所需所欲起诸恶业,轮转六道受无量苦不能自脱;二乘人虽知五阴色身是无我无常无乐无净,能于五阴身不起贪着出离六道轮回,偏着无为清静境界无有大悲之心,亦不知不见自己身中有常乐我净的无相佛性;菩萨与佛,既知五阴色身是无我无常无乐无净,亦知五阴色身之中有常乐我净的无相佛性,既不贪着五阴身及其所需所欲,亦不住着二乘无为清静境界,能以无所得慧大悲之心常住世间广行六度万善普度一切众生皆成佛道;

43 以无所住无所执无所着、无所得无所愿求、平等无分别、广大无限量心、大慈悲心、去修行六度万善断除贪嗔痴慢妒等诸烦恼恶业恶习,即可得如佛一样的常乐我净报身”。

 此处佛明言直言,佛弟子修学三藏十二部中其他所有经典与修学大涅盘经的功效是有差别的,并且其差别很大,修学此大涅盘经胜修其他一切经典之总和,佛说这是因为大涅盘经是一切诸佛世尊的甚深秘藏

此处也简接说明修学不同经典,其功效是有所不同的,平时我们所说的万法平等是从万法本质皆空皆无自性无定性上来讲的,而非从修行择法来讲的,佛法修学者在此应加深理解注意辩别,要有正智去择法修学。

 

                                       朱礼军  20250601 于江苏灌南


[←]修行人如何才易脱凡入圣? [→]暂无内容
版权所有:朱礼军 网站备案号:苏ICP备11086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