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标志
 
会员名: 密 码: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平民易经》
平民翻译的易经
平民看得懂的易经
平民用得上的易经
交流信箱:pmyj646688@126.com

平民佛经

佛法中的旷世奇文,大乘修行六字密言

2025/8/12 12:30:16

信息内容

    佛法中的旷世奇文

大乘修行六字密言“两知两能两不

如是密言有何密义?

朱礼军

佛在大涅盘经1卷寿命品中言,佛是修诸法本性空寂之理亦修诸法不空之理者,是既知空亦知不空、既能空亦能不空、既不住空亦不住不空者,是相与性双知双修者,是相与性兼顾修行中道修行者,是故佛才能亲见佛性,才能开发自心佛性大妙之用,此才是佛法之大乘大道成佛之大乘大道。此佛法修行大乘大道义理,为便于易记易解,简称即是两知两能两不”,名为“大乘修行六字密言”。

释注

此处所说的“佛是既知空亦知不空既能空亦能不空既不住空亦不住不空者”。其中:

“知空”,即知见诸法空无所有、无常无我、无有自性无有定性无有定相,无有可见可想、无有可住可着可执可得、无可分别;“亦知不空”,即亦能知见诸法中,皆有无相却能生诸相的常住不空之真如法性佛性、是常是我,虽不可得,但亦不可失;

 “能空”,即能放下对五蕴身我及其我所与其他一切相一切法的执着;“亦能不空”,即亦能修行三归五戒十善四谛六度五智等广利一切众生皆成佛道的万善之法;

“不住空”,即不住二乘人偏空无为寂静安乐的自利状态;“亦不住不空”,即亦能不住广利一切众生的十善六度十力六通等万善之行及其功德果报。

由此可见,二乘之人,是知空(即知五阴身我及其我所与一切法皆是空),能空(即能放下对五阴身我及其我所的执着),却又住空(即乐于寂静无为不愿利化众生);但不知不空(即不知在无常的诸法中有恒常不变的不空真如法性佛性,不知诸法的真如法性佛性真我是怎么回事),不能不空(即不能发挥佛性广大妙用,不能行菩萨道广利众生皆成佛道之事),不能不住空(即不能舍离对空境的喜乐安住)。提醒二乘人若仅修一切诸法本性空寂之理,而不修一切诸法内含真如真我佛性法性的不空寂之理,是成不了佛的,开发不出真我佛性潜在的大妙之用的,只能得些小妙之用。

同时可见,凡夫之人,是既不知空亦不知不空(即既不知五阴身我及其我所与一切诸法皆是空,亦不知五阴身我及一切诸法内含真如法性佛性真我的不空寂之理)、既不能空亦不能不空(即既不能放下对五阴身我及其我所与其他一切法的执着,亦不能发挥佛性潜在的广大妙用,不能行菩萨道)、既住空亦住不空(即既住着空害怕空,又住着万有万能,遇利顺好的人事物境则起贪爱,遇害逆坏的人事物境则起嗔恨)。提醒凡夫之人,若不学佛法圣道就不知何为空何为不空、不识何为假我何为真我,就会误认为具有百年寿命的五阴之身是真我是其生命的全部,不知身中有无相佛性是真我、是恒常不死不灭的、是有后世后生的,不知何为真善真恶,认为只要国家法律不禁止的事都可以去做都敢去做,从而就会为了此五阴之身的健美有力及其所需所欲所乐,而去极力地攀缘追逐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尘,遇到利顺好的人事物境则起贪爱,遇到害逆坏的人事物境则起嗔恨,从而生起杀盗淫妄妒慢诳陷等诸身口意恶行恶业,由恶业故,堕入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中,久受大苦不能自出。

简言之,佛法修行大乘大道,即是“两知、两能、两不”的六字密言;佛法修行大乘大道的六字密言,即是“两知、两能、两不”。两知,即知空亦知不空;两能,即能空亦能不空;两不,即不住空亦不住不空。此是在明白诸法实相与诸法真如法性佛性实相之理前提下的,明合道妙的大乘称性起修大法。 

此修法,也就是大涅盘经中佛所说的金刚三昧修法中的明修之法, 即在了知诸佛正愿与正智的前提下,然后在如佛一样的正愿与正智两大明灯的摄受与向导下,去恒行广行六度万善,普度一切众生皆成佛道。从实修角度来看,具体一点讲,正修金刚三昧的方法,就是菩萨在大悲心愿摄受下,以无相离一切相、无所得无他愿求、无所住无所执无所着、平等无分别、广大无所限智为向导,去恒行广行十善六度等万善,普度一切众生皆成佛道。佛言,修此三昧,一切三昧一切诸定一切诸经悉皆归入,是一修一切修,一切修归于一修。

注:佛之正愿,即是普度众生皆成佛道的大悲之愿;佛之正智,即是了知五阴之身与诸法实相、是幻有实空、是无常无我,与了知诸法真如法性佛性的实相、是相空而性不空、是常是我)

另注:此条释注内容,是今日2025 0809 0936才突然有所醒悟而总结出来的,多年前20176月总结的佛法大乘修行大道“凡夫成佛六大纲要”是,“知空,能空,不住空”。其中,“知空”,即知见诸法空无所有、无常无我、无有自性无有定性无有定相,无有可见可想、无有可住可着可执、无有可得可分别;“能空”,即能放下对五阴身我及其我所与其他一切相一切法的执着;“不住空”,即不住二乘人偏空无为寂静安乐的自利状态,而能仍去恒行广行六度万善普利众生皆成佛道之事。此是在明白诸法实相之理而未明诸法真如法性佛性实相之理前提下的菩萨行,是暗合道妙的大乘称性起修大法。  

今日方知,多年前20176月总结的凡夫成佛六大纲要的佛法修行大道内容,远不及今日所总结的佛法修行大道,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前几年虽基本学完了所有大小乘经典,并且从20158月至20251月,这十年中40卷大涅盘经我看了6遍听讲了三遍,也未学透此大涅盘经。今年年初发心,准备用五年左右时间,把整个100多部佛经中所有的精要法句,要分部都将其摘录出来,并对之逐一进行简明易懂地释注,首先准备用半年时间,将此大涅盘经中所有精要法句摘录出来,并对其进行简明释注出来,让天下所有人皆能轻松看懂此经,让天下人尽早皆能得到无上大法的法雨润泽早日离苦得乐,今年上半年每天7小时左右全部安心专做此事,时至近日对此大涅盘经的摘录释注工作已进入到最后一遍复检审查的收尾阶段,预计再有十余日此事将全面完成,所以今日复检到摘注第21条大涅盘经第1卷寿命品时,看到“佛告诸比丘:我已修学一切诸法本性空寂了了通达汝等比丘,莫谓如来唯修诸法本性空寂”,才得以忽然大悟大透,原来大乘佛法的称性起修方法,还有明修与暗修之别,若得明修之法,当然远胜暗修之法百倍千倍,如黑夜行路之速怎好与白昼行路之速相比。

今天所突悟发现的大乘称性起修之法“两知两能两不”,即是明修之法,是明合道妙之修法,是佛对久学根利菩萨的开示;多年前2017年所发现的大乘称性起修之法“知空、能空、不住空”,即是暗修之法,是暗合道妙之修法,是佛对初学根钝菩萨的开示;两种修行虽同在见性成佛的大道大路上,但依明修之法、修行起来则如白昼行路,若依暗修之法、修行起来则如暗夜行路,两者修行速效不可同日而语,不用思维,即知明修之法远胜暗修之法,是故一切已发菩提心之菩萨,当于此法及大涅盘经多加修学。

今能突悟如此无上大法,在此当深深感谢古佛“大通山王如来”及其他诸佛的佑护加持。我之所以要发此感激之言,因为地藏经第九品敬称敬闻诸佛名号福德功德不可思议品中言“过去有佛出世,号大通山王如来。若有男子女人闻是佛名者,是人将得遇恒河沙数诸佛广为说法,必成菩提”。我为能看懂所有佛经,能将所有佛经通俗易懂地释注出来,与将整个佛经要义浓缩到一本书中50万字内,能让天下一切民众皆能轻松看懂所有佛经掌握明了整体佛法佛经要义,及以期待能获得“大通山王如来”彼佛佛力的加持佑助,能礼请到恒河沙数诸佛为我演说开示佛经要义精义、奥义妙义、难解之义,所以自从20137月,当我在地藏经中看到此句佛语后,十二年来每天我都要念上几句“南无大通山王如来”世尊名号,敬请彼佛佑助,礼请诸佛为我说法开示,令我速解准解佛法要义精义、奥义妙义、难解之义。

红尘如来

20250812  於江苏灌南


[←]修一部胜修三藏十二部的经是哪一部经? [→]大涅盘经中的六凡四圣修行道次第论
版权所有:朱礼军 网站备案号:苏ICP备11086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