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标志
 
会员名: 密 码: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平民易经》
平民翻译的易经
平民看得懂的易经
平民用得上的易经
交流信箱:pmyj646688@126.com

平民佛经

开经偈改旧诵新大讨论倡议书

2025/8/26 11:20:58

信息内容

佛经开经偈,改旧诵新大讨论倡议书

佛经新式开经偈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证如来真实义

 

旧偈改作新偈,及倡议讨论是否应采诵新偈,具体倡议说明如下

一 新偈简明释义

偈前前置三句“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是佛弟子对本师释迦牟尼佛的真诚归依与敬重感恩及礼请本师佑护加持修行之称;

新偈语中第一句无上甚深微妙法”,是指佛弟子或非佛弟子者,在认真看听完某部某些佛经后,认为佛经所言之理,是十分美好无上的,是超越世间一切其他典籍的,是对佛经美好真理的真诚赞颂,亦是鼓励自他对佛经产生亲近向往的劝近性法语;

新偈语中第二句“百千万劫难遭遇”,指佛弟子或非佛弟子者,在认真看听完某部某些佛经后,认为佛经所言之理,是超越世间一切其他典籍十分美好无上的典籍,同时知晓这样美好的经典,一个人在无量世的轮回中都是很难遇到的,若能遇到当自庆幸,是在进一步鼓励自他对佛经应产生亲近向往的劝近性法语;

新偈语中第三句“我今见闻得受持”,是指佛弟子或非佛弟子者,在认真看听完某部某些佛经后,认为佛经所言之理,是超越世间一切其他典籍十分美好无上的典籍,同时知晓这样美好的经典,一个人在无量世的轮回中都是很难遇到的,而如此美好的经典今天有幸被自己见闻到了,当自万分庆幸万分珍惜,若此时不去亲近受持此经典圣道、修学此经典圣道,一失人身,不知何时又能再见再遇到此经典圣道,不修圣道不知何时才能脱离六道轮回之苦、才能脱离畜生、饿鬼、地狱等三恶道大苦,是故稍有智慧者,即会立即决定亲近信受持行此经,对此经进行认真的听闻看阅、思维解义、如说如理修行

新偈语中第四句“愿证如来真实义”,是指佛弟子或非佛弟子者,在认真看听完某部某些佛经后,认为佛经所言之理,是超越世间一切其他典籍十分美好无上的典籍,同时知晓这样美好的经典,一个人在无量世的轮回中都是很难遇到的,已决定信受持行此经,在认真的听闻看阅、思维解义、如理修行过程中,因受经文义理启发或因受师教或因受同修劝说,觉得应该发欲成佛大愿,并决心发下此大愿,以此为人生最高目标,一切所行皆为实现此目标服务,这样修行起来才能更有目标方向、更有力量、更有意义、更有收获。

简言之,新偈中前三句,是讲一个人若读了或见闻了佛经后,信解经文义理确实是甚深微妙有理、难遭难遇的,则应随之接受经中佛所说的正知正见,而转掉自己心中原有的错误知见,心中有了佛的正知正见,再依此去改变自己的外在身口业行,这就是已经开始受持了,这就是“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三句偈之义;新偈中最后一句,是转变知见后如理发起的殊胜大愿,誓愿要证得经中如来所说的佛的美好境界殊胜境界,相当于无上佛道誓愿成之愿,这就是“愿证如来真实义”之句义。这一句是欲成佛之愿,仅此一愿发起,所得福德功德无量无边,即如佛在华严般若涅盘等诸大乘经典中常所宣说的:初发心,福德功德,即无量无边不可思议,唯佛能知。

如在《僧伽吒经》中言:初发心菩萨,即总知诸法,不堕恶趣;

在《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中言:初发心便成正觉,住凡夫地即悟成佛;

在《华严经》中言:三世一切诸如来,靡不护念初发心;初发心时,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成就慧身,不由他悟;

菩萨初发菩提之心,所得功德此义甚深,难说难知难以分别难以信解,发心功德无能测,善能出生三世一切佛,成就世间一切乐,增长一切胜功德,永断一切诸疑惑,能示一切妙境界,尽除一切诸障碍,成就一切清净刹,出生一切如来智,欲见十方一切佛,欲施无尽功德藏,欲灭众生诸苦恼,宜应速发菩提心;

若有菩萨初发心,成就福德智慧乘,入离生位超世间,普获正等菩提法;

菩萨初发心时,因志求大法故,即超一切声闻独觉;

菩提心是菩萨之家;菩萨若无菩提心,行即分散,一切佛法皆不能成。

在《大般若波罗蜜多经》中言:菩萨初发心,若能安住空无相无愿之理修行六度,即超一切声闻缘觉地,能得不退转地,能净佛道,能报一切施主恩,若不失不退此心,即为心常住于佛定中,即为不退转菩萨。

在《大般涅盘经》言:初发毕竟二不别,如是二心先心难。自未得度先度他,是故我礼初发心。初发已为人天师,胜出声闻及缘觉,如是发心过三界,是故得名最无上。世间虽具众烦恼,亦有无量诸过恶,如是众结及罪过,佛初发心已能坏

初发大菩提心,就能有“即超一切众生及诸声闻缘觉;即总知诸法,不堕恶道;即得三世一切诸佛之所护念;即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成就慧身,不由他悟;住凡夫地,即悟成佛”等如上所说的诸多不可思议福德功德,此事确实不仅令一般初入佛门修行佛法之人难以信解,也令绝大多数久已修学佛法之人难以信解,这其中必有隐奥深义,若不深入广入、广入深入三藏十二部修学并与细致分析体悟,确实难以令人信解,此中究竟有何隐奥深密微妙法义,本人已对此进行了科学总结揭密,此处不便述言,因为此义文字较多,有一万六千余字之多,具体内容,想欲看者,请看此涅盘摘注一书中的第359“佛为何要大赞初发大菩提心与极积教劝诸弟子发大菩提心?”,或到微信公众号“僧伽吒经三根普惠共修平台”中查看《佛说三藏十二部秘密心经》一文。

此新偈前三句与最后一句结合在一起,就是佛法中的“具佛正见”与“具佛正愿”的联用,就是如佛所说后即时转变内心的知见与愿心,就是一念能超万劫的“转心大法”之妙用,此法也是僧伽吒经与大涅盘经中佛多次所讲并由佛亲口印证的,诸多无知的于会众生,不离法会,因用了此“转心大法”后,就能由凡夫地外道地、直升至阿罗汉、及诸菩萨地乃至得升十地大菩萨位。不离法会看似外在啥事都未做,就有如此大的成就,此事令无数诸大菩萨都难以信解甚难信解,是故真想信解此理者,请认真看阅此涅盘摘注一书中的362“佛

法中是否有一念超万劫的奇妙修行大法?”一文。

二 旧偈说明,及新偈产生的缘起说明

我们常见的旧式开经偈是“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这四句,此偈是佛教大护法唐朝女皇武则天,在看完新译成八十卷华严经后,约在公元700年时,为赞颂华严经殊胜美好十分难遇及愿意信乐受持解义而写的开经偈,此偈距今已流传1300余年,一切佛弟子在诵经讲经前都要念诵此偈,此偈因是皇上所作、与偈文简炼爽口易记、及闻思修三行兼具、且对佛经赞劝得当,所以千余来虽有少数人试想修改此偈但终无成者。但我在十几年前的一部佛学书籍中,曾看到别人对此开经偈有过讨论,提出应是“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愿行如来真实义,愿证如来真实义”,他们认为用这六句作为佛经的开经偈,是赞言得当,激自与劝他近受佛法及信解行证修行因果次序具全的圆满闭环,有激励自他对佛法发起受持修行与发起殊胜大愿目标追求的双重功用,显得条理更全面更清楚更合理。此事当时对我有所触动与启发,之后此事一直记在我心中有一年多,一年多后我经过认真思辩简择一下,认为用“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证如来真实义”此四句,作为一切佛经讲前或读前或看前的开偈经,则更殊胜更契理。

建议应改旧偈诵新偈的理由

别人后讨论的六句偈中,虽然多了一句“愿证如来真实义”的伟大誓愿,修行者有了最高目标向导与最大愿力摄受,修行功效将会有大踏步前进提升,这是一项重大的改偈进步、很好,但后讨论的六句偈中还有“愿解如来真实义与愿行如来真实义”两句,此两句是修行手段与过程,已包含在“我今见闻得受持”此句偈义中,因为“受持”二字就有“乐信记忆、思维解义明理、如理落实止恶行善修行”之义,如果有此两句,既有与前一句文义重复之义,读诵起来亦显得累赘、不简爽不易记,且缺少与破坏了原偈一气呵成式的语气节奏,没有了不间断不松懈勇往向前的大无畏性的力度气势,所以此六句也不太适合做开经偈;

另外,武皇旧偈虽简爽易记,赞颂激劝受持亦皆得当有力,但偈中因没有誓欲成佛的至高无上的目标大愿,缺少大愿目标摄受一切的智慧力与志向力勇敢力,所以若依此偈之义的引导去修行的话,修行者其最大成就,也就是成为一个能善辩经说法的大法师而已,仅能成就些文字与观照般若慧,而不能亲见佛性获得实相般若慧、不能成就大菩萨位、更不能得成果满佛;同时读诵此偈时,因众人与己皆无大愿发起之心,法会讲经者与听闻者,则不能获得十方一切诸佛的佛力佑护加持,若依此偈之义去修,往往易有魔障,就连“愿解如来真实义”的解义之愿,都难以实现。

新旧偈相比都是四句28字,前三句相同未变,第四句也只改了一个字,将“解”改为“证”。新旧偈虽只有“解”与“证”一字之差,但新偈因为有了无上大愿目标,其功德量要比旧偈一下子就大出千万亿倍,如“佛在僧伽吒经》中言:一切勇,我念往昔,有十三亿诸佛如来出兴于世,皆号光明德如来,我悉以诸花香幡盖衣服卧具饮食一切乐具供养尊重,彼诸如来,亦不授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过九十二亿阿僧祇劫,有佛出世,号然灯如来,我于尔时作摩那婆子名曰弥伽,于然灯佛所作摩那婆,修清净行,我见彼佛,以七茎青莲花供养然灯如来,以此善根,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尔时然灯如来即授我记“摩那婆,未来过阿僧祇劫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如来”;一切勇,我于尔时闻授记声,踊身虚空高十二多罗,住虚空中得无生法忍,无量阿僧祇劫所修淨行与六波罗蜜相应,一切善根悉皆现前,如视掌中庵摩罗果;

(注:从此处所引《僧伽吒经》经文来看,发大誓愿不仅能摄聚现在与未来行为趣向佛果得佛授记,还能激发出过去无量世与此大愿曾有暗中相应的所修一切善根)

又如佛在《华严经》中言:菩提心是菩萨之家,菩萨若无菩提心,行即分散,一切佛法皆不能成。(注:此即是说,只有发了坚固不移的大菩提心,佛弟子其一切所行,才会无漏失、有摄受有集聚、有大成就、有大善根生起)

其次,新偈内容,仍保留了旧偈赞颂经法、激励劝请见闻者亲近受持经法得当有力的语句,与仍具有全偈读诵起来、简爽易记、有气势有力度、一气呵成勇往向前毫无畏惧的美好气势,另外行动起来,则更具信心动力、更有方向目标、更得一切诸佛佑护、更少有魔障、更有勇气魄力、更能开发出自性本有的潜在智慧能力、更能早日亲见自心佛性早日成佛。其次,从法理修行次序上来讲,新偈亦实现了信解行证的圆满闭环,弥补了旧偈只有信解行而没有证的重要欠缺。总的来说,新偈内容是既有继承亦有创新,体现了佛法教与学的根本宗旨,是依法不依人,即依从真理本身,不依宣说真理之人。

是故,原唐朝女皇武则天旧式开经之偈,已流传1300余年,虽然曾激励不少人亲近受持了佛法,对佛法的弘传作出了重大贡献,但也耽误了佛门中不少中上根佛弟子们发大愿成大果的伟大前程,所以旧偈不宜再度读诵延用,建议应早日改读改诵新式之偈,以便既能激励引导更多的人们来亲近受持佛法,又能激励引导更多的中上根佛弟子们早发坚固无上大愿、早得到诸佛佑护、早除魔障、早断烦恼恶习、早日见性、早日成佛。

四 敬请一切佛弟子及高僧大德参与讨论与印证,同时劝请一切佛弟子恭敬受持新偈

本人是一位自归依三宝者,亲近佛法20余年来,至今为止,在佛教界中没有任何身份,佛友也只两三位无名之人。我虽于整个佛经三藏十二部大小乘经典多有听闻看阅,于佛法要义亦有些知见信解,认为开经偈之事,应该改旧用新,但是位低言轻,虽有发声恐亦难有人应,新偈何时能得弘广也难有准期,是故我今倡议,恭请一切佛弟子及诸位高僧大德们,都来参与讨论印证旧偈改新偈是否合理之事中来,广开言路、百家争鸣、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尽早把改旧偈用新偈的佛门中一件大事确定下来,让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佛教文化,亦能与时俱进再焕新生,让伟大的佛法能更好更大地去利益于国利益于民。

另外,恭请佛门中所有高僧大德,若见闻到此倡议书时,请利用您的智慧与慈悲对此旧偈改新偈进行印证,若您认为是合法有理的的,希望您能认法不认人,能将此倡议书转发给更多高僧大德进行印证,及向佛教界各级有关组织进行荐送,最好能向中国佛教协会荐送,建议由中佛协发文,向全国乃至全世界佛教界人士发出讨论倡议,利用现代化网络手段,让全球所有佛弟子及佛学研究人士,都能快速参与进此项大讨论中来。

此新式开经偈,我已自诵了十几年,实践证明效果很好,但一直未去作文对外进行大力宣传此新偈,我非生而即有智慧者,今站在诸多前贤前圣者们的慈悲与智慧的肩背上,非为出风头得名闻故,亦不是一时心血来潮异想天开故,而是实为护持正法建立正法悲悯一切佛弟子故,今在整个佛经三藏十二部大小乘经典所有精要义理浓缩任务已完成之际,经过认真思量,才决定把武皇旧偈改换一字,将新式开经偈公布于世。

佛法不仅重视义理闻思信解,更重视对义理的实践效果检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最好标准最高标准,佛法教与学的根本宗旨,是依法不依人,即依真理本身而不是去依宣说真理之人,所依法是否是真理不能依谁说而定,而应依实践效果验证而定,若某法我们依从于它,能令我们的贪嗔痴慢等恶法减少,而令戒定慧悲等善法增加,那么此法我们就应该去亲近依从,否则即便是佛所说法亦应远离弃舍。读诵新偈,我一人实践过后说好不算好,众人大家实践过后说好才算好,是故,我今建议一切佛弟子,以后若再去讲经听经看经之前,不妨试诵试读此新式开经偈一段时间后,看看效果如何,看看您诵读此偈后,再去听经看经是否更容易听懂看懂,再去讲经是否更容易讲出要义妙义、让听闻者更乐意来听、更容易听懂、更容易信解受持、受持后更容易增获收益。

朱礼军

2025  0829 於江苏灌南

联系方式

姓名,朱礼军,男,汉族,1964年生,已退休。籍贯,江苏灌南。邮编,222500

原工作单位,江苏省灌南县财政局。

手机号,136 7525 1626
微信号同手机号,昵称,红尘如来

电子邮箱,13675251626@139.com;
弘法平台三个:微信公众号:僧伽吒经三根普惠共修平台;网站:平民易经网
www.chinapmyj.com360doc个人图书馆:平民易经馆。

 

 

[←]向全球所有佛弟子庄严宣告 [→]暂无内容
版权所有:朱礼军 网站备案号:苏ICP备11086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