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标志
 
会员名: 密 码: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平民易经》
平民翻译的易经
平民看得懂的易经
平民用得上的易经
交流信箱:pmyj646688@126.com

修身修行

《周易》自然法则精华录

2014/6/20

信息内容

《周易》自然法则精华录

一树吴印之

《周易》原文只有5014个汉字,除去爻称用字768个外,有哲理意义的只有4246个,在《周易》经文没有被正确解析出来前,其文辞义理知之者甚少,述之者则更少,如今经过正确解析后,其义理具体明了甚丰甚多,其中治国大智慧、做人大智慧最多,其他如养生之道、治家之道、脱困之道等例外情况相对较少,要想细说义理很难,仅对原文4246字的译文就达近70万字,倘若将每卦义理演衍性细讲起来,那么每一卦就是一本书,但为了帮助后学初学《周易》者理解经文,本人仍就其中有关:“圣贤之道;世界和平之道;治国之道;做人之道;革旧鼎新禁恶扬善的开国定邦之道;隐形大道”等六个大的方面义理,略作简述如下,以便大家对《周易》经文中的义理有所了解:

(1)、圣人之道,人类应注重对其开发、保护、发扬光大与广泛利用

在《周易》第48卦井卦中揭示:圣人如井,圣人之道则如井水,普通人既不能使之增加什么,也不能使之减少什么,是人类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道德智慧源泉,人类尽可放心地有序地去广泛取用;圣人之道一旦接近涸竭,人类应及时去挖掘使之再现再生,否则一旦涸竭,整个人类将进入凶险之境;

(2)、世界和平之道

世界各国同住地球,在其共存共处过程中,《周易》经文提示我们应注意以下几点:强大者,不要盲目地去争做他国他王的霸主,不要盛气凌人、唯我独尊、听我言指,否则将来折断的首先是自己强大的国家,应承担起主持正义惩治邪恶之责,保护善良弱小者的合法合理利益,不受邪恶者随意欺凌夺取,强大者之间尤其是军事力量,应相互紧密团结维护世界正义,是建设和维护世界和平的中坚力量各国总统主席首相等领袖人物,应培养修炼自己具有伟大美好圆满的道德各国之间应相互亲近、帮助、协调、配合、依靠、依赖,和睦共处,是人类社会得以长久平安幸福生存发展的吉祥之举,整个人类应把这种行为,看成是人类生命存续的源泉,是人类存续进步的根本性的大善大美的东西,应当将这种美好德性,加以特别崇尚特别保护,应长久奉行不懈天下人本来就是一家人,人与人,乃至人与其他生命形态,本来就是互为父母、兄弟姐妹的真理,虽早已被释迦牟尼等佛菩萨修道证得与呈现,但后辈求道之人,仍应不断学习修行,不断证得此道坚固此道,才能让天下更多的人去了解、认识、明白、理解持行这一真理,人类才能逐渐消除相互仇恨相互杀夺,才能真正从内心深处去关心爱护帮助他人,去与他人他物和谐共处;天下人要想近如一家人和睦共处,各个国家应利用好国家财力,加强对基层广大民众的美好道德智慧教化培养。

3)、治国之道——重在君有德智、臣有智德、大事有策略懂原则

1、为君之道

1君王领袖要有伟大美好圆满的道德,要善于发现并利用好大人物来辅助自己,让他们为人民大众谋福利,君王权力很大但不要狂为,不要目标过高力不从心,不要高傲自大不听群臣劝谏,不要力衰而不退2君王应高度重视,对各级负责民事纠纷仲裁人员的素质培养,及时为民解怨,不给千万民众与千万家庭留下怨仇结恨,才能少给社会留有隐患3君王领袖行为,一是要有决断能力,二是行为不要快异,并且以上两者行为都不能固执己见,否则都易有危险;4君王领袖,应重视军队的技能武器等硬实力与纪律制度软实力的建设,要慎选将帅,要选用有勇有谋德高望重者为将帅,否则易给国家带来凶险。对出征在外的将帅,应授予足够的威严与权力;5国家大事不能任用德智低小的小人物6强大国家的君王,应行中正之道,一方面对一切国家,要表示出愿意与其和睦共处相互亲近的友爱之举;另一方面对其恶意侵害本国的敌人,要显示出有能力俘获制伏歼灭驱赶的无情之举威严之举等等。

2、为臣之道

1为臣应重点注意以下几项基本原则:忠贞顺从于君王领袖,关爱体贴民众;忧国忧民为君王分忧,当国家出现昏暗时势,应积极去寻找原因与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根本途径;为臣做事显小显微,才利自己事业仕途逐渐光明增大增强;为臣做事,如果过于彰显自己,与一把手争光争功,则易被减损灭失;一般情况下,为臣应安心做事,不要有什么想造君王一把手反的想法与行为,守持正道做好本职工作就是吉祥

2当君王出现昏昧时,处在君王身边的重要正义辅臣,应守持中道,利用好自己手中的权力,为国家保护好重要人才、重要机构、重要事业,不受昏昧君王及其奉迎者的重大伤害或毁灭,国家才有再兴机会3为臣理应亲近有德有智有能君王,但亲近时,要守持正道,不可阿谀奉迎,讨好献媚4为臣在带领民众致富过程中,只有真诚无私地奉献自己的才华智慧,才能消除一切忧虑害怕5在君王身边工作的重臣,应时刻保持谨慎的态度,去做好每一件事,才能一生吉祥6国家出现较为严重的衰弱,民众生产生活出现困难,为臣如有君王授命要改变此境,应设法将国家财富与富人财富调节出来,分配给最广大的生产者劳动者,以恢复增强他们的生产生活能力,为人民的长久幸福着想等等

3、国家相关重大事业的战略原则

1教育:鼓励蒙昧无知者,在求学求教求知时应主动,抓好妇女接受优秀道德智慧科学文化教育,抓好儿童起点时的良好教育,老师应有教无类,尊师重教才能驱除蒙昧搞好教育,注意困难地区的师资配送2民事纠纷调解:教化民众在与他人发生纠纷时,应及时寻找对双方都有影响的德高望众之人,来予以及时调解和解,尽量不要打官司,万一打起官司,亦最好中途能够接受仲裁人员的调解和解;教化民众平时不要计较他人,在一些琐碎小事上的偏差过失,教化各级官员,不要忘记自己的身份要严于律己,不要轻意与他人发生争斗争讼;加强对各级仲裁人员相关道德智慧教育3战争:不管是被迫开战还是主动出征,其战争目的,一定要符合正义守持正道,战争的力量要准备坚实,其中选任有勇有谋德高望重者为主帅尤为重要4外交:国与国相互亲近,是人类社会得以平安幸福生存发展的吉祥之举,国家外交人员,应高度重视此项工作5带民致富:让广大民众有生产能力,有生产积极性,有创造财富的能力,让他们先富有,国家才能真正富强,这是治国安邦的一条重要大道,应认真践行,同时各级政府在带民致富过程中,应密切关注民众在致富过程中的德行变化与教化引导6时局顺逆兴衰:顺兴之境,要抓住大好时机扩大加快发展;逆衰之境,要注意收缩行动蓄积待发,另外国家时局不论顺逆兴衰,对关系民众生存的粮食作物等基本生产不能放松等等。

4)、做人方略

1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欲为君王者,在其能力不足时,要注意蓄积力量不要急于展示自己;初期展示,要学会借用大人物力量来帮助自己,有力量后应勤奋努力慎重行事积极进取,提前做好跃升为一把手的综合准备,以等待有利时机到来一跃而起。为臣者,重在要培养蓄积一些优秀的才华,要有忍耐性,要尊从一把手的意图,不要争功2青年人初入社会,应先夯实基础,稳固生活,建好平台,才能有利将来发展壮大3求知求学贵在主动4对我们生存既是必需又是紧缺的东西,要像爱惜血液生命一样,去倍加珍惜保护5做人为了减少矛盾冲突与纠纷,不要宣扬他人一些微小过失偶然无礼,不要计较他人一些微小过失偶然无礼6亲近他人与让他人来亲近自己一样重要,这是一个人欲想未来成就大事的重要人脉资源等等。

5)、革旧鼎新、禁恶扬善——开国定邦之道

1革除统治者性命,要想取得民心支持,其背景条件或者说是最佳时机,必须是统治者极端罪恶且已极为衰败2新生政权要想稳定,必须取得基层广大民众的广泛大力支持。3新生政权稳定后,要想快速推广美好的新政策,其推广者手中的权力不可轻易放弃,应牢牢把握好推广新政策的权柄;4禁止铲除罪恶的旧政策旧恶习,重在出其不意与抓住要害,不给被制裁者有反击还手的时间与力量

6)、《周易》中几种重要的隐形大道

本人根据多年对各类经典与《周易》的学习,发现《周易》中除了上述众多明言智慧外,在其符号系统和文辞系统中,还有很多对人类十分重要的有益的隐形大道,现将“阴阳大法;正中大智;反辅易成的成功妙法;人法自然天道自助”等隐形之道,略述如下:

1、阴阳之法乃宇宙根本大法

在生活工作中,人们把具有相互关联,且具有相反相对属性的一对事物或同一事物的相对两面,统称为阴阳。把其中具有剧烈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热情的,明亮的,创造的,主导的,积极的,强大的等属性特点的一类事物或事物的一面称为阳;而把其中具有相对静止的,内向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配合的,守成的,消沉的,冷漠的,弱小的等属性特点的另一类事物或事物的一面称为阴。

具有阴阳关系的事物,在自然、社会、生活中随处随时可见,它对我们生活工作影响很大,如男女、水火、天地、山泽等等阴阳事物天天都在与我打交道,大家也都知道这些事物是具有阴阳关系的事物,但究竟有哪些具体的阴阳关系,一般人都能言之一二,但能说全面者甚少。人们要想有效利用具有阴阳关系的事物,为自己的生活工作事业服务好,仅仅了解掌握阴阳事物的各自属性特点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对具有阴阳属性的事物之间相互关系,进行细致的分析与掌握,必须了解阴阳关系究竟蕴含有哪些具体的形式与内容,为了帮助大家加强对阴阳关系的理解运用,本人通过多年学习与借鉴,具体归纳为以下六种形式与内容,以供参考:

1)有阴就有阳,有阳就有阴;无阳则无阴,无阴则无阳————即阴阳共存共亡,不要偏执

无论从象上还是性上,无论有多少相对之象与相对之性,归纳起来就是:有阴就有阳,有阳就有阴;无阳则无阴,无阴则无阳————即一切事物皆是阴阳共存共亡的,不要偏执阴阳一方之有无。

那么当我们发现一种性质事物现象时,仅管我们可能一时没有发现另一相对的事物,但是必然还存在着另一种具有相反性质的事物现象,只是有时还未探索到而已;另一方面当我们谈论某一事物正的方面作用时,就不能忘记他的反的方面作用。这将为各类科学家、哲学家、文学家、军事家、政治家等各方大家大师,在研究具体事物现象时, 提供一种哲学上的参考指导,警醒他们万事不要偏执一隅,要注意反性反象事物同样是自己存在的隐形基础,如果彻底消除相对的一方,己方亦将不复存在。

如过去我们很多人一直只承认人类与动物等有形生命的存在,而否认宇宙中还存在着无形生命,近几十年来已被科学家证明,无形生命确实存在,并且有些无形生命,就是我们人类转化去的。另外科学家们发现,有超轻的事物我们难以称量,后来又发现超重的事物也难以称量,如中子星密度高达每立方厘米上亿公斤,简直令人不可思议。再如我们把地球上男的全部消失,那么女的还能存续多久;如果我们为了保护森林中食草动物,而把食肉动物全部猎杀,那么食草动物也不会存续多久。

在《周易》六十四卦的组卦中,乾不离坤,泰不离否,晋不离明夷,师不离比,既济不离未济,震不离艮,大壮不离遁等等,皆是阴不离阳或阳不离阴,远古圣贤早就注意与重视到这一宇宙大规律,只是未在经文中明言而已。

2)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即阴阳互有

《周易》文本中这种阴中有阳与阳中有阴的哲学思想,给我们人类的重要启示是:在看待任何问题时不要绝对化,不要把某人某事看得绝对好或绝对坏。没有绝对纯净的事物,好人好物也会偶有丑陋不足,也没有绝对肮脏的事物,坏人坏物也会偶有善行长处;人与人国与国之间,没有绝对的斗争,也没有绝对的团结,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认识到这些哲学道理,就可以使我们在生活工作中,消除或少犯绝对化错误,使人与他人,人与他物之间,减少或消除你死我活的绝对化斗争,从而使人类多增包容之心与宽容之行,少犯大过,少受大害大祸。

3)阴阳进退,阳极生阴,阴极生阳————即阴阳相互转化、循环不已、生生不息

《周易》文本中这种阴阳进退,阳极生阴,阴极生阳,阴阳相互转化,周流循环,生生不息的哲学思想,给我们人类的启示是:

是做人做事不要走向两个极端,否则不利事物成长。就象炎热盛夏与酷冷寒冬,皆不利万物生长活动一样,水过清无鱼过污也一样无鱼。这是阴极生阳,阳极生阴,给我们的哲学启示。

是一种事物要想变好变坏,即从性质上发生质变,都是要经过较长时间的阴阳量变的进退积累。就象一个人要想成为大好人大名人,其必须要长期多做好事少做坏事,一个人成为大坏人大臭人,往往也不是一开始就丑恶不赦,也是在长时间内,做多了坏事少做了善事所致,也就是古人所说的,不积小善不足以成名,不积小恶不足以毁身。她提醒我们要想成就大好事,不要有一口吃成胖子的想法,必须要经过长时间的努力付出,由若干个小善之事不断积累,才能最终成就大好事,才能壮大美好;同时也提醒做了小坏事之人,如能及时止步不再积累,往往也就不会大祸临身。人只要行动做事,就有可能做出错事坏事,即便圣贤也是如此,偶有错过,天道也不会过于重责于你。这是纯阴到纯阳,纯阳到纯阴,需要经过较长时间阴阳量变的进退积累规律,给我们的哲学启示。

极端好与极端坏的事,都是极少的短暂的。如全年风调雨顺大丰收的年份很少,大地震大海啸不仅很少,其时间也很短。她提醒人们,在特别好的事情面前,要注意好景不多不长,要多加爱惜,不要得意妄行,滋生劣行;同时也提醒那些遭遇重大灾祸之人,不要过于灰心消沉,重大灾祸都是极少有的,并且时间短暂,只要在重大灾祸面前,能及时反省纠错纠恶,改过改恶、从正从善、守持正道,那么过不了多久,就会渐渐转好。这是纯阴纯阳只占12个时令消息卦的极少数,给我们的哲学启示。

任何事物的发展,没有一成不变的,都是波浪式前进与变化,且无始无终。其中有上升的时候,也有下降的时候,有巅峰的时候,也有低谷的时候,上升与下降,皆是事物的运动规律,巅峰不必过喜,低谷也不必过忧,巅峰过后就是下滑,低谷过后就是回升。在上升时,要注意利用有利时机,去积极付出积极进取,以备下滑时消耗;在下降时,要注意节约注意学习充电,要有忍耐平淡与隐微之思想准备,少行动少创造,不要去强行扭转衰败,要多观察多总结,为未来有利形势到来积蓄力量。另外做人做事,立国立族,不要总想把异己消灭掉,异己只要不过于害己,则不必过于与之斗争决裂,异己有时虽会对己有一定的阻碍威胁,但也是自己成长进步的动力与催化剂,不仅从易经中看消灭不了异己,佛的教育中讲得更清楚,不仅消灭不了异己,相反你越是强行消灭,那么仇恨自己异视自己的就会更多。这是阴阳变化、循环不已、生生不息的规律,给我们的哲学启示。

4)阴阳消长是一种动态平衡————即在斗争与让度中,要兼顾个体与全局,阶段与全程

阴阳这种局部上阶段上的消长变化,与整体上全过程上的动态平衡,给我们哲学启示是:在处理局部问题阶段上的问题时,可以在某些方面强些多些或弱些少些,这是阴阳消长体现出来的,阴阳双方既具有一定的斗争性又具有一定让度性的给我们启示,但若从全局上与整个过程上看,要注意阴阳量的协调与平衡,否则一味强、进、多、争斗,或一味弱、退、少、让度,那么物极必反的规律将发生作用,将会使整体和全过程发生较大的动荡,而难以达到理想的目的。无论是经济、政治、外交、军事等发展速度与规模,还是财力与人力的调配,不仅要有局部观念阶段观念,更要有全局观念与长远观念。

5)阴阳适度相互亲近————方能互补互节,互益而益他

《周易》中这种阴阳只有相互亲近、才能互节互补、互益而益他的哲学思想,给我们人类的启示是:一个人或组织,要想有良好的成长与发展,不要过于疏远排挤异己力量,才能及时得到节制与补充自己的不足,从而才能互益而益他,才能久益广益,否则自己也只能得一时之利一局之利,而失长久之利全局之利

在现实生活中,那些大贪官、杀人犯、抢劫犯等重大犯罪,或有重大失败之人与组织,多是过度排斥异已不善亲近异己之人,因缺少异己力量的节补,而使自己行为过度与放肆。

天道告诉我们:阴阳二者事物属性虽然相反,但并非是自己的死敌、不可亲近的力量,而是必须亲近,才能互节互补,互益而益他。阴阳互节互补的力量与益处,不逊于同道同志同党同趣之人,在一起的力量与益处,没有反性力量节制与补充的个人或组织,不仅会使自己的思想观念单一与僵化,而且行为上也容易失度与放肆,大的灾祸很容易临身。

6)阴阳两者称谓,在时间与空间上的相对性————即不要被人为的阴阳概念所束缚

“阴、阳”两者称谓:是人们为了更好地认识那些具有相互关联,且具有相对相反属性的两类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面,而作出的相对区分,其称呼具有时间与空间上的相对性。此时阳到彼时可能就为阴,此地阴到彼地可能为阳。如早晨太阳与中午太阳比,早阳为阴、午阳为阳,当早晨太阳与夕阳比时,则早阳为阳、夕阳为阴;热水与火碳比,热水为阴、火碳为阳,当热水与井水比时,热水为阳,井水为阴。

阴阳称谓的相对性提醒人们:单一事物或单一事物的一面无所谓阴阳,阴阳称谓是在两类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对各自特点属性做相互比较时才产生的,没有比较对象,就没有阴阳之别。在生活与工作中,不能永久或固定地把某事物称为阳性事物,或把某事物称为阴性事物。外向热情者,也有可能变得忧郁寡言;内向讷言者,也有可能变得大方畅谈。

她提醒我们:看问题要用对比分析的方法,要用发展变化与相互联系的眼光,莫要被自己所制定的概念框框,把自己给框僵了。

从上述六种阴阳关系所反映出来的丰富哲理来看,阴阳关系是宇宙中一切事物,构成组合与运动变化的最基本关系,其所反映的哲学深度与广度,已不是一般哲学所能与之比拟所能与之媲美的,她不仅是对宇宙自然哲学的客观反映,更是人生哲学、社会哲学与其他哲学的核心基础。科学发展如果离开她的指导,将会发生盲从,其他哲学如果离开她的指导将会变得狭獈。哲学是科学中的科学,阴阳哲学则是哲学中的哲学,可以说“阴阳之法,乃是宇宙根本大法”。

2“正中”之智——--是人类最为理想的心行法则,心行守正行为适中之人有益无咎

 “正”:就是人的心底与行为要善良,目标、愿望、理想与行为要合道合德合义合理;“中”:就是其外在言行,在量上,不要偏向两个极端,即最高极端与最低极端;在质上,就是不要过于固执,不要过冷过热、过喜过忧、过急过慢、过严过松、过刚过柔、过动过静、过爱过私、过恶过善等等。    

“正中”之智:就是心行守正、行为适中,是正与中的统一。就是不仅内在心念目标愿望理想,与外在行为要合道合德合理合义,而且在外在行为上,从量到质都要适中,要在度的范围内中部上下持行为佳。

《周易》文本中通过对天象的分析与总结,在多卦多爻中,提到人们的心底与行为,要合道合德合义合理,即心与行,内与外皆要守正,但《周易》是帮助人们判定行为吉凶的文本,在其文本中,侧重强调人的外在行为要合正守正,因为心灵纯正那是高级要求,对绝大多数人不适用,同时内在心灵问题,虽是人事行为产生吉凶的最根本原因,但是由于无法外化,与不能构成对他人有形的伤害与有形的利益,所以内心善恶之念,不能作为判定一个人的善恶好坏的标准,也无法作为判断标准,只有在一定意念支配下所产生的外在行为,当对自己与他人产生利益或伤害时,才会有吉凶可言,才可以用公认的道德理义标准,去衡量判断其行为是对是错是吉是凶,此时仍不追及心念问题而只追究行为问题。

判定一个人外在行为,是否合正是否能够守正,在《周易》中侧重关注人的行为是否与自身所担负的公认义务与职责相符,以及自身的行为能力是否能担当起应负的义务与职责,自身实际行为能力与义务职责对自己要求的能力是否相符.其中行为能力与义务职责都是综合性的,包括道德智慧义理、知识、技能、体力、业绩成果、状态标准等等,但又都是外化的且有一定的定性标准和定量标准。

《周易》这种侧重关注人的外在行为,是否合正守正的思想与行为,是客观的理智的实用的,也是科学的,这是天道天意,而非《周易》作者的故意所为,但人们不能因为他人无法追究心念问题,而忽视轻视对心念的合正与守正,一个人或组织,如果其内在邪恶的心念多了长了,最后必然会转化到外在行为上,不仅最终难逃凶险,同时天道与鬼神等神明是看得清清楚楚的,所以内心之念合正守正,仍然十分重要,是人无大祸的内在原因与前置因素,如果外行正而内心不正,那是假正伪善,最终还会变恶变坏,会被他人识破,所以心与行仍然要同时合正守正、合道合德、合义合理,守道守德守义守理,即心正行正,内外仍然要统一要一致,这是一个人或组织,成就圣杰之才与美好事业的重要道德基础。

如上所述,心正行正的统一,对个人或组织,成就自己美好人生与事业很重要,那么是不是就万事大吉了呢?事实不是这样。

人们平时常会惋惜地说:这个人心底不错,行为也合理合义,但就是常会把好事给做杂了做错了,甚至做坏了。好心好意,却办成了错事坏事谁都不愿看到,但现实中确实常有发生,这其中必有原因,这个原因:就是人的行为,虽然心行合德合义,但在行为具体实施过程中,未能做到量度与质度上的适中。

行为量度上的适中,比较好理解也比较好掌握,如水库蓄水,雨季不能超过三分之二,旱季不能低于一半,轿车设计最高时速为200公里,在好的路面上正常适宜跑120公里,一个人最重能挑200斤担子,平时正常适宜挑120斤左右等等,这些量度上的适中行为,一般人通过对自身与他人的某些行为,稍许通过几次观察分析、体悟实验,都能获悉自己或他人在某项行为上,可以大致量化的适中之行,所以在《周易》文本中,很少涉及对人类行为量度上的适中指导,而侧重于对人的行为,在质度上的适中指导。

行为在质度上适中,难以有具体的数字量化标准,如人或组织在顺境中快速成长发展,如何把握行为在质度上的适中,人暗地里有一些肮脏丑陋之行,如何把握在质度上的适中,人在晋职中如何把握其行为在质度上的适中等等。从理论上概括起来讲:“是做人做事不要过于固执,不要过冷过热、过喜过忧、过急过慢、过狂过傲、过严过松、过刚过柔、过动过静、过爱过私、过洁过善等等”,但用这种理论概括之意,去指导人们具体行为时,仍有很大的难度,所以《周易》从对自然事物与社会事物的运动变化规律中,分析总结出了,人们在64个不同大环境下,有关上千种具体行为,如何才能适中之词,以此提示与指导人们,对不同的具体行为,在质度上如何才能把握好“适中”。如自己位低身微获得较大提级后,如果遭遇他人嫉妒、排挤、压制、打击、无人信服自己的情况下,怎样处理自己的后续行为才能适中,《周易》给出的指导法则是“贞,裕,无咎”,即“加强自己的业绩能力品德等实力,放宽自己的胸怀,才能没有问题”。 如何指导人类相关具体行为在质度上要“适中”,在《周易》经文中比比皆是,此处不再赘述。

3)行为在质度上的适中更难把握,反向节制”是《周易》经文中暗含的理论原则

《周易》文本中,虽然给出了上千条具体行为,在质度上的适中指导,没有明言抽象理论,但认真分析一下,不是没有理论概括,这一理论只是被隐含在文辞与组卦中,只是没有明言而已。从文辞与组卦情况分析总结来看,这一理论的概括性义理,就是四个字“反向节制”。

如乾与坤组卦,告诉人们,积极进取、创造、主导、显功者,不要忘记隐微守成配合隐功者;泰与否组卦,告诉人们,泰后可能生否,在泰中要注意消否之隐患;损与益组卦,告诉人们,不能只顾抑制减少人的某些行为欲望,还要注意提倡增加哪些有益的行为;坎是陷入绝境之地,但在爻词中多处提到要积极设法应对;大壮卦是人或组织力量强大的状态,但在卦爻词中多处提及,力要德制,力要智补等等。《周易》中,这种侧重于对人的行为质度上的适中指导,并非不重视量度,量度把握不好一样会出问题与灾祸,量度与质度是统一的,只是量度一般不需要他人指导,自己稍加注意就能知晓与把握,所以在《周易》经典中既没有必要反映,也没有卦爻象能反映,这也是天道之意,而非《周易》作者们主观臆造所为。

谁能效法《周易》中的“正中”之智,必能成就圣杰之才圣杰事业,正中之智,是人类最为理想的心行法则之一,是个人或组织,成就圣杰之才与美好事业的重要道德基础与智慧基础。

在日常生活中,心行不正行为不中之人是极少数的,心行纯正行为又适中之人也是极少数之人,不过前者多为大坏人,后者多为大好人;绝大多数人,是心行比较纯正行为虽然不够适中,但又偏之不远,这些人偶有小过而无大过,是生活中的良民;心行不正行为却能适中,这种人是常有小过而无大过,是生活中的刁民,也是极少数之人;心行不够纯正,行为不够适中,但又偏之不远之人,这种人多为圆滑之人,人数较少;

而心行纯正但行为不能适中,这种人多为热心少智之人,容易好心办成错事,在社会生活中,虽是少数,但却常有。要帮助好心人把好事办好,这才是《周易》文本所要解决的问题,才是《周易》文本的美好功能。

《周易》文本中所揭示的“正中”智慧,不是要人们一点错误不犯,而是提供一种让绝大多数人,不犯大过少犯小过的行为法则指导。“正”是指导人们,首先不要从心行上,去故意恶意地犯错,也就是不要在性质上犯错,做人只要不是故意恶意地从心行上犯错,往往都能主动适时地反省补过,或纠错不再重犯;“中”是指导人们,在行为的量度与质度上,不要经常超越两个极端偏向两个极端,这样偶有过错,由于在能力范围力,还有机会与能力予以及时补过纠错,不致一错不能复起、不能回头。

现实中大部分犯错不是在“正”上犯错,往往是在“中”上犯错。如用力过度、饮食过度、跑得过快、过于缓慢、过于拖拉、过于消沉、过急过刚、过繁过简、只求数量不问质量、只知用力不知用智、只知用文而不知用武、只求速度业绩忽视安全、只顾短期不顾长远、只顾局部不顾整体、只顾自己不顾全局等等。

做人做事要守正,即不要去故意害人伤人、故意违法违纪、故意违德违义违理违道,一般人都容易理解也容易做到。守“正”属于对德、法、义、理、道的理解与遵从,其中德、法、义、理往往有公众认可的相对标准,对其理解与遵从比较容易,而对道往往没有明文或公认标准,对道的理解掌握遵从,大多数人会模糊不清,有时还会背道而行而不知。偏道背道而行,其不利效果,在短时间内往往显示不明显,对其把握难度较大,这需要有心人,在实践中多观察、多学习、多总结,才能逐步把握与己行为的有关之道。如国家为了改善人民生活,积极发展经济,其目标与愿望没有错,但哪些项目不能发展,在未开始或开始初期是很难知晓的。

致于“中行”之智,从理论说很简单,就是孔子总结的无过之亦无不及,但到具体生活工作中,这个“中行”,却是千变万化的无以穷尽的。就拿一个人挑担,有的人最多能挑200斤,他的适中挑担就是120斤左右,而有的人最多挑100斤,该人的适中挑担就是60斤左右,因此“中行”在量上的能力,只要自己多留心观察反省总结,一般比较容易知晓与掌握。如果谈到“中行”在质度方面的把握,虽然也要靠自己但比较难,如做某项长远之事,在什么地方应注意用智力为主的人才,在什么地方应该用体力为主的人才,什么时候应该一直前进,什么时候应该停下来或转向前进,什么时候该学习,什么时候应该总结等,这需要自己多实践、多学习、多借鉴、多磨炼、多综合、多总结,才能把握住不同事项行为方面的“中行”之智,就象琴弦调到什么程度最佳,弹出的声音最和谐美妙,这主要要靠弹琴人自己,慢慢练习摸索才能把握。

《周易》六十四卦的每一卦文辞,可以说都是“正中”之智的体现,在文辞中关于“正”的言辞极少,往往只有一两个字,但是很重要,他是做人做事治人治事的首要原则;大多数文辞讲的是:人在某一大环境或小环境中,其行为在质度上如何做到适中,关于量度上谈的极少,因为一般人对自己行为量的“中度”,只要稍加注意就能把握,难的是在行为质度上如何为“中”,这在《周易》文辞中反映最多,《周易》文辞不仅给出了上千条具体指导原则,还暗给了精辟的理论指导原则,即“反向节制”。

关于人们在行为质度上遇有重大疑惑时,可以通过查阅《周易》文本中相关卦爻词,来获得相对有效的指导,或在不知如何查阅的情况下,通过起卦借助神明力量,也可获得相关卦爻词的有效指导。可以说“正中”之智,是人类最为理想的心行法则,心行守正行为适中之人,是有益无咎的。

3、“反辅易成”————是个人与组织事业成功的无形基石,是成功学中的优异策略

“反辅易成”:即一个人或组织,如能善于运用不同于己类型或相反类型的能力,来辅助自己,就容易成就大能大业,如文事武备,武事智谋,急性需要慢性拉,壮者需要智者导等等。

人们常说水火难以相容,在生活工作中,一般人都不愿意与自己不同性格、不同兴趣爱好、不同嗜好、不同习性、不同能力类型的人在一起相处,但是从历史成就大功大业者来看,他们都是善于与己不同性格或不同类型能力的人相互合作后,才让自己的伟大理想、伟大目标、伟大事业,得以逐步实现与壮大。

如中国古代统治时间最长的周朝开国元老“文王”,他自身具有良好的道德智慧文才,但缺少与敌作战的军事智慧,当他得知姜子牙有此才能时如获至宝,多次前去礼请这位已是八十高龄的军事奇才,后最终请来并任命为军师要职,与己共同谋划伟大美好事业,后来其子武王顺承父嘱,在姜子牙协助下,一举推翻了罪恶的商纣王统治,建立了高度文明的国家;再如三国时的刘备,礼请了诸葛亮,汉朝时的刘邦,礼请了张良、韩信、萧何,也是重用异己能力类型之人,才成就伟业的。

近代德国数学家莱布尼兹,他在学习中国古代《周易》这部宝典时,能从代表宇宙玄妙哲学内容的两个阴(      )阳(      )符号中,获得重要启示,认为这两个符号就是01的代表,就是整个宇宙一切事物现象的两性与两性之间相互转化关系的代表,一切事物的象与量、质与性及其变化,皆可由这两个最为简明,也是最根本的数字来进行抽象地表述,从而发明了计算的二进制,为计算机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十分重要的基础。哲学一般是无逻辑的,而数学则是逻辑性最强的科学,但是数学家莱布尼兹,并没有把中国玄妙的阴阳哲学,当成是迷信无用的东西,而是从中国《周易》这部哲学宝典中的两个阴阳符号,与八卦及六十四卦的符号,具有强大的象意类比功能中,得到了本质性、根本性的启发,从而为人类的技术进步,作出了十分卓越的贡献,这是人类历史上“数学”借用“哲学”取得重大成果的史例之一,也是证明运用“反辅易成”智慧,则容易获得巨大成功的最典型事例。

上述简述的是“反辅易成”的具体史实性事例,致于在《周易》文本中,是如何体现这项重要成功学智慧的,主要侧重在理论原则与行为法则上。

如整个64卦的符号体系中,只有两个阴阳符号作为基本构成要素,除乾坤两卦是大阳大阴的配合,其他62卦中,皆有两个小阴小阳相配合,就其符号体系,从原则上来讲,就是阴辅阳或阳辅阴,就是反性相辅。

从组卦文辞的词意方面来讲,乾需要坤来辅,即父需要母来辅,王需要臣来辅;损需要益来辅,即有所抑制的东西,也需要有所提倡的东西;革需要鼎来辅,即有些东西需要革命革新,有些东西则需要保存稳定支持发展等等。

从单卦环境与其卦爻词来讲,蒙卦蒙昧者,需要教育来辅;师卦战争者,需要有善于用将布兵来辅;讼卦争讼打官司者,需要自我诚实道德良心与法官公正来辅等等;

在日常生活中,就婚姻配合来看,男的性子急一点女的性子则要柔一点,或女子性子急一点男子性子则要慢一点,这两类人所组成的婚姻家庭才较为稳定,这是暗合了“反辅易成”的原则,而两个都是急性子,或都是慢性子组成的家庭,往往难以稳定与兴旺,这是暗违了“反辅易成”原则;就家庭事业组合来讲,如果男子创业在外女子则应配合与安分持家,女子创业在外男子则应配合与持家,家业才易兴旺,家庭才易和谐,否则男女双方都去争功、争名、争财、争利,在外闯拼,则家庭难以和谐幸福,家业难以兴旺发达;就一个或大或小的组织中的领导班子搭配问题,一把手如果性格雷厉风行,那么副手则应比较沉稳,或一把手沉稳,那么副手就要极进一点,这是暗合了“反辅易成”的原则,否则正副领导皆急或皆稳,对事业进步都不利,这是暗违了“反辅易成”的原则。

“反辅易成”的行为原则,不是要你在身边,都配上与己性格类型或业务能力类型相反的人,而是对一些重要岗位、重要人物,要有一定的反向节制与反向补充。如果一个领导班子全是急性子说打就掼的人在一起:一是内部成员之间,容易争执抬杠,分歧不断,不利团结与和谐;二是决策时往往会一条腔,看不到问题的反面与多方位;三是与外部发生矛盾冲突时,会一窝蜂全上,结局难以收场。夫妻组合也是如此,如果两人都是急性子,除平时两人容易争吵打斗外,遇到被外人偶有欺凌时,往往瞬间就会一起设法去找某人算帐,结果往往把小坏事变成大坏事,小祸变成大祸。相反这些组织或家庭成员中,若能有少数与之相反的性格人员存在,就可适时适当地,能从反面去提醒一下、劝导一下或阻止一下,就不会发生大过、大祸。

 “反辅易成”的行为法则,不是我们人类自身独创,而是古代劳动人民与圣贤,从自然事物与社会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其中最根本的是从自然事物的运动现象中观察总结得来的,是对自然规律的体现。

大家都知道,太阳能给万物光明和温暖,人们十份敬仰她,但是太阳如果失去空中的云雨予以反辅,则会把生命万物给晒伤晒死;相反水能滋润万物,也是生命万物所必需的,人们也十分敬仰她,但如果失去空中太阳的反辅,则会把生命万物给冻伤冻死的。

再如火可以烧熟谷物与肉供人食用,但如果失去水的反辅,火会把谷物烧毁,把肉烧焦而无法食用;相反水能清洗肉与谷物使之洁净,但如果没有火来反辅,则无法使谷物与肉变熟而供人食用;

我们祖先就是这样,从自然现象变化中,归纳出具有哲理性的自然事物行为法则,然后再类比转化到人的行为中予以效仿,从而成为人类的行为法则。

做人做事只要志向目标共同,就不要怕不同成员之间的性格类型能力类型不同或相反,没有反辅节制的力量存在,那么主导者的性格与能力,就容易过度过头,就易走向事与愿违的反面。

“反辅易成”不仅是宇宙自然法则,更是古代圣贤与广大劳动人民,用生活工作实践,无数次验证过的人类行为法则,遵之从之者,将变美变安变吉;弃之违之者,只能变小变丑变烦变凶。

太阳与水每天都在我们身边,大道从来未远离我们,大道亲近我们仁爱我们,我们如果知“道”而不敬“道”不从“道”,就象儿女遗弃无私关爱他的父母一样,结果其行为偏失步艰,能怪父母几何?

4、人法自然————才易近道顺道,才易受道佑助,才易顺应自然,才易人天合一,才易忘我无忧

道可道非常道,大道无言,真经无字,妙法难说,这是先古圣人对大道的一些概言,大意告诉人们:宇宙大道的本体,是无形、无象、无色、无味、无声、无冷、无热、无轻、无重、无长、无短、无大、无小、无明、无暗、无情、无义、无念、无欲、无静、无止、似空、非空、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总之是我们人类无法用语言文字符号来描述的,也是我们无法用身体感觉器官去感知的,但人类用心灵却能体悟到她的存在,并且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对我们人类产生着重大作用。

宇宙万物似乎由她而生又由她而灭,遵从她的人,其人生与事业就会趋向吉祥美好,违背她的人,其人生与事业就会趋向凶厉灾祸。这使得人类又不得不对之要加以研究探索,在这些重大智慧方面,先古圣贤诸如孔子、老子、释迦牟尼等人,对如何认识大道、了解大道、靠近大道、遵从大道、修行证得大道,都有典籍叙述,诸如治国要以爱民为重、做人要诚实守信、强者更应谦下、待人要仁爱平等、三世善恶因果报应、做人做事不狂傲、做人不要有贪嗔、不要有妄想分别执着、修道要不杀生不偷盗不邪媱、万物生于有、有从无中生、生命有六道轮回、生命也可以脱离六道轮回等等,但这些典籍的侧重点各有不同,有的强调治国为主、有的强调做人为主、有的强调安身立命为主、有的强调解脱生死烦恼为主,并且这些典籍中对大道的描述,要莫过于简少、 要莫过于模糊深奥、要莫过于繁多、要莫以行法为重、要莫以心法为重,使绝大数人难以适从。对人类究竟如何才能过上正常幸福生活,缺乏具体指导。

人类只有顺从遵从靠近大道,才能幸福吉祥,但是大道是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的,是连圣人都无法对之描述清楚的,我们的行事行为,怎样才算顺从遵从大道,怎样才算近道或离道不远呢?

孔子说“象大地一样厚德载物就算近道”;老子说“象水一样有功而能谦下就算近道”;释迦牟尼说“象虚空一样无欲无念就算近道”。从三大圣人的典籍中可以看出,人们要想靠近大道,只能对能够体现大道特点的一些大的自然事物进行观察分析,对其所具有的良好品德行为进行效法模仿,或对其反面行为进行借鉴警戒,但这几大经典,关于如何效法模仿自然事物的良好品德行为,其所言内容既少又不清楚,并且都是希望大家能成为圣人,不再堕落不再受苦,对人们要求都是最高的标准,是对人们如何顺从大道的要求,因此一般人不仅不愿成为圣人,即使想成为圣人,其行为上也难以做到,就连圣人的书籍文辞都难以看懂,这样一来,圣人经典对众人行为的指导范围,与指导意义将大大被缩小。

而《周易》文本从中道出发,64卦分别对天地水火风雷山泽等八大自然事物现象,与对树木、河流、大雁、鶴、老虎、车、马、牛、野猪、雷电、月亮、龙、龟等若干自然小事物小现象的行为,进行正面效法模仿或进行反面借鉴警戒,总结出了若干条比较具体的文辞,兼顾大道与中道小道,多言小道中道少言大道,多言具体小道中道,少言玄隐难言的大道,让人们先能遵从小道中道,然后再让其靠近大道,让具有不同根性不同智慧不同能力的人,根据自己的不同志向,可以有所选择地去遵从。

诸如你想成为圣人,就去主要看看乾卦卦词中的“元亨利贞”的四大天德对你的要求,及去看看睽卦中的卦爻词,是如何指导你追求希有真理的;如果你想成为好君王想把国家治理好的,就去主要看看64卦多卦中对君王相关行为要求的文辞;如果你想身心健康生活安稳的,就去主要看看颐卦与损卦中的相关文辞;如果你想让家庭和睦兴旺的,就去主要看看家人卦中的相关文辞;如果你想被他人重视重用的,就去主要看看晋卦中的相关文辞;如此等等不足而述。

所以人们要想生活学习工作,多乐少忧多安少烦,近大道从小道遵中道,除了应认真效法《周易》经文中的相关行为法则,还应参照《周易》这种“人法自然”的方法,去参照效法更多自然事物自然现象的行为,才能想从小道就从小道,想从中道就从中道,想从大道就从大道 想得到大道相助就得到大道相助,想得到中道相助就得到中道相助,想得到小道相助就得到小道相助,想成大事就成大事,想成中等之事就成中等之事,想成小事就成小事,才易顺应自然,才易人天合一,才易忘我无忧。

 

 

[←]对四大圣贤经典取长补短灵活运用 [→]老子道德经精华录
版权所有:朱礼军 网站备案号:苏ICP备11086259